首先, 要申明下面幾個表並唔係有錢人原創的, 是抄自 "脫苦海"個blog的 (仲要係私自抄襲再自加後期制作,希望脫兄不要追究版權)
上個星期特首講完要用"實用面積"作為賣樓唯一標準, 真係話都無咁快, 美聯即時有嘢睇. 下面幾個表就係講到建築面積呎價對比實用面積呎價喇
有錢人加左建築呎價排名及實用呎價排名. 有兩個好處:
1) 如果實用呎價高過建築呎價, 即是相比起其他屋苑, 個別屋苑的"室外環境" (包括樓齡、公共空間、交通、地區...)都有較高溢價, 換句話講, 你買呢個屋苑, 唔係要"住", 係要"環境" (但是, 有些人係比人呃左都唔知...) 就好似新界的大埔中心咁, 佢嘅實用呎價竟然係第9位 (而建築呎價只是第16位), 如果你要買大埔中心住, 咁你就要比自己一些理由去解釋點解要比呢個溢價喇. 當然, 最好用返同區不同住宅樓宇屋苑做比較啦.
2) 用實用呎價做比較, 大家會好容易做到 "compare with alike", 咁大家比較唔同樓宇、屋苑甚至地區都能夠更一目了然, 如果大家要搵"荀盤"或是相對底買的單位, 其實是更加容易. 經濟學都有教: 當information 漸變 perfect, 即是能夠靠"資訊"不平等賺錢的機會就減少, 同時間, 對社會而言, 效率是會提高的 (雖然對個別群組會有一定的影響 ~~ 例如發展商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