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星的管理層一向都是有錢人持有復星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, 下面是主席郭廣昌的演講內容, 在有錢人未出復星的分析前, 看看郭先生講D乜, 大家就會明白為何呢幾年復星咁大動作做緊D乜, 未來又會有乜動向.
從演講內容的真實感同郭生的誠實謙遜, 令有錢人更加相信, 復星是一間可以長期投資, 有閒錢買下, 大跌市又買下的十倍股.
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
4月26日,由昆山杜克大學攜手美國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、法學院共同打造的2015杜克國際金融論壇在昆山杜克大學舉行,來自中美金融和法律業內精英、國際知名學者齊聚昆山杜克大學,聚焦“跨境並購”,分享實戰經驗。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作了主題演講,分享了投資中國與投資海外的成功經驗。以下是演講內容:
過去,我們看到全球大的基金在投資中國企業的時候,他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,就是我不是來掙錢的,我來是要把你帶到全球去、來把國際經驗教給你。這樣一說,我們中國投資者還怎麼跟他競爭?
所以,複星在做投資時碰到的一個關鍵問題,就是在沒有一個全球能力但又必須要面全競爭的時候,就會有弱勢。那怎麼辦?兵法說,以長攻短。所以我們2007年的時候在想,跟這些跨國的投資企業比,我們的優勢、弱勢在哪裡?簡單來說,我們的優勢就是我們知道中國、我們深耕中國、我們有中國深刻的產業基礎。所以當時我們提出一個口號,就是“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”。
什麼叫“中國動力”?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一個數字,現在全球的GDP一半增長量是來自中國,中國的GDP雖然在全球還是第二名,但是全球經濟一半的增長量來自中國。增長量才是動力,其他都是存量。所謂動力,就是增長量,就是你植根於中國,也是各位坐在這個土地上的優勢所在。可以說,現在全球增長的第一動力、第一發動機,就是大家所在的這塊土地。
所以我們覺得,怎麼樣把這個動力跟全球好的資源相結合?就是複星進行全球化發展最好的一個途徑。找誰呢?我們的想法是去找那些要在中國發展的企業,複星是可以幫你的。但是,一開始很多人都不相信。所以我們頭三年只投了兩個項目,一個叫Folli Follie,一個叫地中海俱樂部。而且,當時我們做這些投資的時候,的確很艱難。
現在出現了很好的轉變,我們基本每一兩個月都會有一個國際性的跨國並購能夠做成,其原因是什麼?為什麼大家認可了我們?我覺得一個,就是我們提出的“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”打動了人家的心坎;無論是Folli Follie,還是地中海俱樂部,等等,我們投資之後,加快了他在中國的發展,同時也加快了他在全球的發展。所以現在很多企業說要到中國來發展,希望找一家企業能在中國能幫助他,他覺得就應該找到複星。找複星,是他重要的目標之一。所以,我們現在至少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,就是將以前你找他變成了現在別人來找你,而且他還相信你的故事。一句口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,我感覺更重要的是你要幫他做事。這樣的話,我們後面的投資速度就大大加快了。
對複星來說,現在我們的定位非常清楚,就是堅定地做一個巴菲特的學生,我們覺得要老老實實地向他學習。
首先,作為一個投資公司來說,有很多模式。這個模式裡一定會包含幾樣東西:第一就是錢從哪裡來?作為一個投資公司,你是要考慮的;第二,投資的方向或投資的模式是什麼?你是量化投資,股票上的對沖,是產業整合?都有不同的模式。所以對我們來說,除了國際化、全球視野之外,肯定要回答兩個問題:一,就是錢從哪裡來;第二,你的投資模式是什麼。這兩個問題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。
錢從哪裡來?我感覺選擇和方式都有很多,大家也各有不同。你可以是基金的模式,也可以走得慢一點、完全從產業的角度去做,等等。各種方式都有。比如凱雷、貝恩、黑石等等,他更多是用協力廠商的錢、用別人的錢、管LP(vcpema:指出資人)的錢。但對於我和複星來說,我們現在覺得管LP的錢,這個活不好幹、不容易幹。為什麼?因為往往你做得好的時候,大部分錢是給別人的;你做得不好的時候,就沒人給你錢。這還不重要,最重要的、最奇怪的,就是當你看到市場上滿是機會的時候,因為這個時候往往是血流成河的時候,是沒有人願意給你錢,因為大家都很難。
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,可以說是機會最好的時候,但是這個時候,我想包括貝恩在內,募集資金就相當困難。因為這個時候,大家都覺得不應該去投資。但其實那個時候真是投資的好時候。所以這樣的話,對我這種性格的人就會產生一種人格分裂,就是說不該投資的時候,人家偏偏給你錢,不投也不行;該投資的時候,沒錢給你投。所以看來看去,我還是覺得巴菲特是最聰明的,就是用浮存金投,一個是成本最低,因為保險公司做得好,浮存金的成本可以是負的,所以是別人給他錢,反而他是不用付利息的;第二是因為保險資金是長期的。當然,巴菲特的模式形成也是有過程的:一開始,他也為別人管錢,但是到了一定積累之後,他把這個錢、基金就還給人家了,自己去買了一個上市公司,然後逐漸買保險公司,形成一個“保險+投資”的模式。這種模式,我覺得是最適合複星固有的投資風格。
我們向巴菲特學什麼?我感覺是要學兩點:一個,就是我們一定要建立起一個足夠大的保險公司來支持我的投資;第二個,就是在投資方面,我們非常清楚地堅持要做一個有紀律、長期、注重價值的投資者。這兩者是相配的。
從投資角度來說,我們以什麼樣的風格做我們的投資?這一點上,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概念。任何東西,包括我們做企業,一定會有週期的,就像人有生老病死一樣。我們做企業或者做投資的時候一定會面對三個週期,這是你一定要去看、一定要去對付的:
第一個週期,就是產業的週期。我們投過鋼鐵,曾經南鋼一年帶來不少利潤,也曾經在前兩年虧損過,現在也慢慢開始恢復盈利。做一個產業,哪怕這個產業再好也不可能脫離它本身的週期,也不可能跳過這個週期。
第二個週期,就是企業本身,也一定是有週期的。比如企業的領導人是有週期的,因為總要換屆、總有心情好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;再比如,當企業很順利的時候,問題一定會慢慢積累,而當企業困難的時候,這些問題可能會重新爆發出來,所以企業一定會上上下下。再好的領導者,也不可能讓企業平穩、高速地一直往前發展。第三個,就是作為一個投資企業,我們感覺資本市場一定是有週期,這個大家應該體會都很深。
巴菲特的一個理念,就是你要找到你的“護城河”,投資就是投資“護城河”,這樣才能保護你的“乳酪”。我在他的基礎上稍微做了一點改變,我們的投資風格叫“站在價值的地板上與週期共舞”。這個“價值的地板”,就是你要很清楚,不是說不要這個企業的成長性,而是你把這個企業的成長性算進去之後,他的價值所在在哪裡?這就是說,首先你要看這個企業的基本面。一定要把這個基本面看清楚、他的真實價值看清楚。什麼叫“站在價值的地板上與週期共舞”?也就是說,同樣價值的東西,在不同的週期裡面所反映的市場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。這樣一種完全不一樣,帶來的空間會是巨大的。
我自己有個投資,就是投資江南春的分眾。我最早看到江南春的時候,他真是“春風得意”,股票從20塊漲到60塊。我問他股票怎麼漲這麼高?他說,老郭啊,我這個剛剛開始,太便宜了,你趕快買,以後要到600塊了。我說好。然後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了,股票一直跌到6塊錢的時候,正好1/10,我又問江南春,現在可以買了嗎?他說,你要再看看,其實我自己也看不清楚啊。我想,還能跌到哪裡去?我8塊開始買,買到6塊,最低到5塊,然後不對了,買到占他30%多。然後江南春說,你不能再買了,再買我就沒了。當然,我是完全支持他的,我和他說你愛怎麼搞就怎麼搞,我都支持。
我講這些什麼意思?任何東西,都是有週期的。但是你自己心裡要清楚,千萬不要以為在週期裡面喝了杯泡沫,就覺得是茅臺酒。
最後一點,關於未來複星的發展,我簡單跟大家報告一下。
未來複星的整體投資方向是哪幾個?一個就是剛才講的,複星想打造的就是“保險+投資”的模型。在投資上,我們的風格就是“在價值的地板上跳舞”,然後要建成一個投資方面的整體產業結構。目前我們希望做哪些事?以前我們講,我們的投資絕對不是股票的買賣,我們所用的這些方式、方法,千萬不要本末倒置。資本是為產業服務的。千萬不要以為我是一個做投資的人,這麼講很虛偽。我真是從心裡面認為,資本就是應該老老實實為產業服務,你就是應該老老實實為那些能夠創造價值的產業,給他們提供資金,為他們“月臺”,為他們服務。複星本身並不是純粹意義上的一個投資者,我們始終認為,我們是一個做產業的,只不過我們做產業的方式,是內生性增長和兼併申購兩者相結合,只是方式方法上有所區別而已。
我們希望自己是一個價值創造者,是在產業裡面的一個價值創造者。所以,複星非常清楚,我們希望在產業這一塊能夠站在中國這個土地上,並在全球範圍之內做一個產業的整合者。而在這個產業整合裡面,我們最想做的是三塊:第一塊,就是大健康產業。現在中國醫藥行業市值前五名的上市公司,我們深入參與了兩家,複星醫藥、國藥。所以我們會投資在養老、醫院、健康保險這塊上,而且會加大投資。第二個,就是快樂時尚產業。我們投資了地中海俱樂部、亞特蘭蒂斯,最近投了太陽馬戲團,投了Studio 8,投了博納等等。我覺得我們這塊產業,會逐漸把它做起來。第三個,大家耐得住寂寞的話,現在多看看大宗商品,因為大宗商品已經血流成河。也許我是錯的,但是我覺得至少投這個的話,你不會睡不著覺,還是可以放心回家睡覺的。還有一個,“互聯網+”,我感覺所有的傳統產業都要跟互聯網相結合,逐漸做一個改造。所以我們要做這些產業的整合者。
從複星的方式方法上,要做這件事情也很簡單,我們就是“1+1+1”。就是要把我們的保險能力、產業裡面的品牌能力和我們的房地產開發能力,這三者結合起來,從而在這幾個領域能夠打造一個立足於中國的、全球的產業集團。
謝謝大家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